首页 -> 行业资讯

基础先行 保障有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地质大调查工作综述

2012/8/24 17:21:32

地学作为支撑人类文明的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对科学发展的支撑是全方位的。

  2000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在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上指出:“地质工作既是经济建设的先行,又贯穿于长期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2001年11月,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温家宝再次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中国地质调查局“要根据中央的要求,适应新的形势,积极推动地质工作的根本转变,使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基于对地学基础地位的深刻认识,作为部署全国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司令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总理的重要指示,通过组织实施地质大调查,使我国的地质工作对经济社会的基础支撑更加有力,对经济社会的服务也更加主动。

  认知地球: 中国为世界作贡献

  青藏高原,地球上最年轻、最高的高原,记录着地球演化历史中最壮观的地质事件,是世界地学界公认的研究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间碰撞造山理论的“最佳的野外实验室”,是解开地球形成与演化之谜的“金钥匙”。我国拥有找到这把“金钥匙”得天独厚的条件。地质大调查实施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了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攻坚战。

  每年都有近千名地质工作者活跃在雪域高原,截至2005年共填制110幅国际分幅的1∶25万区域地质图,首次实现了人类对地球最年轻、最高的高原中比例尺区调的全覆盖。“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也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对于这一壮举,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伯奇费尔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中国政府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为世界地质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是的,这项工作的许多首创性成果,足以与上述赞美相匹配:

  新发现数以万计的古生物化石,为确定地层时代和形成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全面更新和完善了青藏高原地层系统;新发现和确认了20条蛇绿混杂岩带和16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对认识造山带的组成与结构、恢复洋—陆构造体制转换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分析矿产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指导找矿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新发现和确认了一大批重要的岩浆岩体,查明了岩浆分布和时空演化规律,对研究青藏高原不同演化阶段的板块俯冲、碰撞过程中的构造—岩浆事件及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新发现和确认了一系列重要地质界面,厘定了一批重要地质事件,对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历史和成矿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获得了大量高原隆升、环境变化资料。

  不仅如此。地质大调查实施后,我国还实现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陆域国土的全覆盖,在显著提高国土认识水平的同时,从重大基础地质理论的创新和攻克调查技术难关两方面,为人类更深入地认识地球作了系列贡献:

  创新和发展了大陆动力学、造山带深部构造演化、区域成矿、岩溶碳循环等一批重大地质科学理论,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落户我国。攻克了一系列钻探、航空物探、深穿透地球化学、高精度遥感及多目标应用、低品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国土资源调查探测和开发利用技术难题。自主研发了具国际领先水平的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建立了星—空—地立体调查技术体系。发现了辽西中华龙鸟等一批珍稀古生物化石,编制了新一代中国地层表,宜昌黄花场等8个地层剖面“金钉子”获国际地科联批准,地层古生物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让世界许多国家分享了中国地学成果。目前,我国已与36个国家(地区)建立良好的地学合作关系,国际交流合作空前活跃。特别是在东盟10+3框架下,我国通过为东盟国家连续几年开展矿业管理、野外数字化地质调查系统培训,为东盟实现在地学领域里的数据共享制定原数据标准等,推动了东盟各国的地学发展与进步。

  资源保障:构建中央、地方、社会共同投入新格局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出现新增矿产资源储量跟不上开采量、开采量跟不上消费量的“倒挂”局面,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瓶颈制约。

  中国地质调查局积极应对,多措并举、发挥公益性地质工作“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调动地方、社会共同投入矿产勘查的积极性。

  开展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深化十九个成矿区带认识。完成铀、铁、铝、铜、铅、锌、钨、锑、稀土、金、钾、磷等13种重要矿产的资源潜力评价,系统编制主要成矿区带建造构造系列图件,圈定了一批预测区。目前,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所圈定的预测区,已成为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整装勘查的重要依据。四川攀枝花、冀东等预测区已率先实现重大找矿突破。受巨大找矿前景的鼓舞,四川、湖北、黑龙江等多个省自筹资金,在全国统一部署的25个矿种之外,增加了本省优势矿种的资源潜力评价工作。

  开辟第二找矿空间,巩固扩大传统资源基地产能基础。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在传统资源基地有选择地支持若干深部找矿的探索项目,发现了辽宁大台沟、安徽泥河等一批隐伏铁矿,极大地增强了社会资金开展深部找矿的信心和投资力度。中铝、中国五矿等大企业及一大批国有老矿山,纷纷加大了矿外找矿、矿下找矿的投资力度,并取得一大批振奋人心的找矿成果。

  关注常规能源矿产调查的同时,加强新能源的矿产调查工作。在持续关注油气常规能源调查、查明东北松辽盆地外围等四大陆域油气资源新区前景的同时,在海洋新圈定38个重要含油气盆地,评价海域油气资源量超过400亿吨油当量。新疆东部吐哈盆地探获千亿吨巨厚煤炭资源,为实施“西煤东运”战略提供资源保障。新疆伊犁、吐哈,内蒙古鄂尔多斯、二连等盆地形成4个万吨级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基地,大大改变我国铀矿资源的区域分布格局。首次在我国南海北部和祁连山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开辟新型能源领域。

  大力探索实践地质找矿新机制。在地质大调查实施中,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与省、大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大企业投资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的积极性。其中,新疆358项目合作和青藏专项初战告捷,三年找矿重大目标全面实现;泥河模式、嵩县模式、锡田模式等实践经验,已成为公益先行、商业跟进的典范,西藏驱龙铜矿、云南普朗铜矿、新疆罗布泊钾盐矿、新疆智博铁矿、辽宁大台沟铁矿、安徽泥河铁矿等不仅实现了快速突破,而且矿山规划建设同步推进,资源储备迅速转化为产能。总体而言,公益性地质工作拉动效应至少在1∶3以上。

  2002年,我国固体矿产勘查社会资金投入首次超过国家财政投入,随后,社会资金在我国固体矿产勘查的投入比例逐年上升。

  服务民生:基础支撑力更加强劲

  2004年7月,《中国国土资源报》和北京的几大媒体先后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北京奥运场馆规划成功避让地质断裂带。作为全球高关注度的重大工程,能在建设前就成功避险,得益于北京市地勘局充分发挥地质工作手段,提前精确勘察到北京奥运公园和五棵松体育馆的场址位于活动断裂带附近。

  2002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深入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两个更加”的指示,将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焊接在了一起,地质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能力也更加强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也更加主动。

  围绕国家重要经济区,地质大调查基本查明环渤海、珠三角、海峡西岸、北部湾等沿海经济区及海岸带地下水资源、区域地壳稳定性、海岸侵蚀和淤积等环境地质状况,为沿海港口、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新区等基础建设、环境保护提供了地质依据。完成全国1∶50万环境地质调查,以及沿海地区和大江大河流域1∶25万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完成全国31个省(区、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全面摸清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为全面推进恢复治理与保护奠定重要基础。

  围绕海洋权益维护和资源环境开发保护,首次完成2幅1∶100万区域海洋地质调查,完成全国18%的海岸带资源环境综合调查。

  针对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的现状,完成全国1640个山地丘陵县(市)约650万平方千米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查出全国地质灾害隐患点达24万处;在西南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和湘鄂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完成126个县的详细调查,查出隐患点16万处,受威胁人口3500万。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覆盖全国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依托调查成果和群测群防体系,我国仅“十一五”前4年就累计成功避让2100多起地质灾害,近10万人幸免于难,避免经济损失13亿多元。

  围绕国家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先后为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滇藏铁路、大理—瑞丽铁路、辽宁江石底核电站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提供了地质环境安全调查评价服务,确保了这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及后期运营安全。

  针对全国多个地方越来越依赖地下水资源的现实,完成了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系统更新华北平原等北方11个主要地下水资源开采区的水文地质基础数据和图件。其中,鄂尔多斯盆地161个地下水水源地勘查项目的完成,为在陕北严重缺水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在西南红层和岩溶地区、西部黄土区、北方干旱缺水山区、地方病高发区等16个省(区、市)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实施深井1400眼,浅井180万眼,解决了1500万人饮水困难。

  首次查明我国中东部160万平方千米主要农耕区土地地球化学质量,在全国多个省(区、市)发现了一批富硒土壤资源,有力推进了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初步建立土地地球化学质量档案,为土地资源的分级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其中,江西等的富硒土壤开发,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还使荒地变身为富硒农产品开发新基地。

  在提供基础支撑的同时,在重大灾难来临时,地质工作者还主动请缨,成为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突击队。无论是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还是在舟曲泥石流灾害巡查排查中,中国地质调查局均在第一时间将灾区的遥感图像提供给国家抗灾指挥部,为科学部署救灾力量提供了依据。组织全国国土系统的技术力量深入到灾区,完成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开展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优选灾后重建安全安居之地。

  铸造利器:提升认识地球科技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组织实施地质大调查以来,加强了方法技术手段的研发,基本形成星—空—地—地下一体化的立体对地勘查技术体系。

  这一立体化的勘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

  集成开发了航空物探勘查技术系统,大幅提高数据采集能力。

  成功研制具国际先进水平的大深度重磁电地球物理测量仪器,打破了该领域国外垄断地位。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全方位发展应用,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特殊景观区域化探方法技术支撑了全国地球化学扫面计划;完成我国西南四省区及我国南部地区76种元素区域化探图编制;面向资源、环境、农业、土地管护等多种目标,完善了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技术;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引领全球地球化学填图;深穿透地球化学技术研究取得明显进展。

  建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遥感异常信息提取方法技术。卫星及航空遥感地质技术应用取得突破。

  成功研制150~2000米系列全液压岩心钻机,开发了高精度定向对接贯通井技术。

  测试分析技术取得重要进展,获得141个标准物质及监控样,研制成功痕量超痕量、有机结合态元素等分析测试技术,显著提高了探测精度和范围。

  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取得重要进展。鲕状高磷赤铁矿和高硫铝土矿等选矿工艺研究取得突破,为盘活37亿吨呆铁矿资源提供保障;解决我国占锰资源储量97%的贫锰矿锰资源利用率低的技术难题;一批高水平的稀土、盐湖、红柱石、难处理金矿等综合利用技术投入产业开发,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一批低品位矿产、复杂难利用矿产开发利用技术和提高资源回收率的技术研究获得突破,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大大增加我国矿产的可利用储量,缓解我国的资源紧张局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