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1万亿,约占全国GDP总量的24%!新年伊始,长三角三省一市晒出2023年经济发展总“成绩单”。
2024年1月底,三省一市同步进入两会时间。四地政府工作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GDP达4.72万亿元,增长5%;江苏12.82万亿元,增长5.8%;浙江8.26万亿元,增长6%;安徽4.71万亿元,增长5.8%。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给三省一市带来强劲动力。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以不足4%的国土面积,连年保持全国约1/4的经济总量,也让人们对这片土地有了更多期待。三省一市各扬所长、紧密联动:国产大飞机C919总装所需约10%的零部件、50%的铝材和50%的复合材料结构件是江苏“镇江制造”,浙江的一家公司提供空气冲压涡轮发电机舱门;通过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体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征的“4小时产业圈”。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闪耀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动注脚。“协同创新更加活跃,产业协作更加扎实,基础设施更加联通,群众办事更加便捷。”2024年1月27日,上海市市长龚正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用“四个更加”描述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取得的成效。1月29日,正泰新能盐城基地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该基地是沪苏浙三省市合作在江苏投资的首个制造业项目,已实现全线自动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2023年获评TÜV莱茵在光伏行业认证的全球首家零碳工厂,营收超100亿元。去年12月27日,浙江嘉善到上海青浦的115路省际毗邻公交正式开通,嘉善市民可乘车直接到达青浦奥特莱斯购物,还可换乘上海地铁17号线前往上海市区;今年1月初,家住安徽宣城的刘女士开始乘坐公交车去南京高淳上班,随着省际毗邻公交线路开通试运行,她可以从家门口直达厂门口;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1项重点合作事项加快落地,28个科技创新联合攻关项目加快实施,15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市“一网通办”;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江苏牵头实施8个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9次提及“长三角”一词,涉及长三角航空货运枢纽、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等重大项目;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则强调,要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最大机遇,高质量推进各领域共建共享。“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牢牢抓住“创新”这一重要引擎。日前,《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发布,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2011年的100分(基期)增长至2022年的262.48分,2018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幅达11.17%,三省一市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加速前进。如何更好协同创新?四地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聚焦长三角,共谋一体化发展。上海市人大代表、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建议,聚焦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的战略定位,加强三省一市关于促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以科创的新动能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在不断完善创新配套服务业并优化创新产业生态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上海在长三角以及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省市创新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打造国内创新产业的良好生态。”上海市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钱军建议。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民盟浙江省委会提交了“关于探索跨省域创新机制 打造长三角高质量科创共同体”的提案。“我们在提案里建议,推动重大平台和已建重大科研设施面向三省一市开放共享。”民盟浙江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毛伟民举例道,去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中就规定,省科学技术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有关部门建立全省统一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数字化开放共享平台,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资源的开放共享。“只有不断提升协同开放合作水平,推进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跨区域高效配置,才能让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步子越迈越大”。在安徽省政协委员、滁州市财政局副局长葛德军看来,省际毗邻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先试”的突破口,可以谋划设立新型功能区产业发展基金,为毗邻区提供基金支持,加快产业集聚。面向2024年,沪苏浙皖也都定下新年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分别预期为5%左右、5%以上、5.5%左右、6%左右,志在为全国经济稳增长发挥“压舱石”作用。新年首个工作日,上海举行了全市城市更新推进大会,以城市更新为牵引、为突破,激发新活力、展现新气象,加快推动全年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同日,江苏省市干部、企业家代表数百人齐聚苏州,在工地上为今年首个开工的省级重大项目举行简朴热烈的开工活动。今年江苏将安排实施重大项目450个,年度计划投资6408亿元。同日的安徽六安,合肥至武汉高铁(安徽段)暨2024年全省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举行。此次开工重大项目共有460个,总投资4896.3亿元,涉及制造业、基础设施、民生等多个领域。在外贸大省浙江,“拼经济”依然是关键词,元旦刚过,浙江首个商务团组便踏上了出海增订单的征程。新的一年,三省一市纷纷亮出计划聚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海要制定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方面重点合作事项落地,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江苏要联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建好用好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规划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推动沿海港口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枢纽融合发展,更高水平建设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浙江明确要高标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加快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推动数字长三角、“轨道上的长三角”等建设取得新进展。安徽则要协同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合作共建,深度参与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加快产业锻长补短。在长三角这片面积约35.8万平方公里的发展热土上,“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引领起华东地区乃至长江经济带的集群化发展,联合组团、握指成拳。太浦河上,横跨沪苏浙两省一市的全国第一个跨三域标志性建设项目——方厅水院正在长三角的“原点处”如火如荼施工建设;G60高速公路沿线,松江、苏州、嘉兴、杭州、湖州、金华和合肥、芜湖、宣城持续聚集科创要素,加速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上海光源”“合肥光源”强强联合共建第四代“合肥先进光源”,长三角“两束光”辉映出新光芒;第七届进博会各项筹备工作正扎实推进,截至2024年1月底,企业商业展签约展览面积已超过20万平方米。长三角人的目光伴随江海奔涌,自东海之滨跃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