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初开始,国内房地产市场就处于明显的调整趋势之中,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房价下跌的队伍中来,甚至还有一些省会城市的房价都跌回到了3年前。为此,各地纷纷放开楼市的限购、限售政策。同时,银行也把房贷利率下调至4.2%,首付比例降至2成。不过,各种利好消息对楼市产生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
那么,楼市的各种利好消息频出,为什么却不能刺激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国内房价还是太高了。2023年1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74元/平方米,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858元/平方米。这意味着,我国老百姓要想买套商品房至少要150万元以上。如此高的房价,让很多刚需家庭买不起房,都盼望着房价能降下来。
另一个是,受到国内疫情反复,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在裁员降薪,人们都担心未来收入减少或失业。于是,不少改善性需求就搁置了原来的购房计划,更倾向于储蓄存款,以应对未来不时之需。据央行2022年第四季度的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个百分点。
而在进入到2023年之后,国内房地产市场将迎来4大新变化,也预示着未来国内楼市的大趋势,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我国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了2.8亿,占全国人口的19.8%。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3亿人。而年轻人的数量却越来越少。90后数量只有1.75亿,00后数量只有1.45亿。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预示着未来城里的年轻人只要通过继承父母的房产,就能解决居住问题。所以,将来我国的刚需购房家庭会越来越少。
第二,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已经接近尾声。众所周知,国内房价涨了20多年,在很大程度上是城镇化进程在推动。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进城买房,成为了市民,房价就会持续上涨。而现如今,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4%,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差并不大,未来城镇化率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有限。同时,由于各地居高不下的房价,农村居民都买不起城里的商品房,也使得我国城镇化进程受到影响。
第三,国内商品房市场需求已经过剩。资料显示,国内有1.2亿套商品房,足够3.6亿人居住,这还不包括每年有1400多万套新建商品房入市。此外,我国已经有96%的家庭拥有1套房产,其中有41.5%的家庭拥有2套以上房产。所以,国内房地产市场需求将呈现饱和的趋势。未来国内房价逐步回归居住属性乃是大概率的事情。
第四,2023年各地正在积极推动保障性租赁房、共有产权房入市。比如,山东表示将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今年全省将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3万套。同时,2023年北京也将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8万套。
此外,今年各地还将有大量共有产权房也将入市。未来学校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可以选择保障性租赁房,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可以选择购买共有产权房。届时国内商品房市场需求会被分流,房价继续下跌将成为大趋势。
针对2023年房地产市场出现的4大新变化,有内行人表示,之前已经买房的家庭,应趁着现在房价还没有大跌,把多余的房产出售变现,避免手里的房产市值缩水。而那些还没有买房的家庭,建议今年继续观望,等将来房价逐步回归到合理的区域之内再出手卖房,也不为迟晚。